在老厦门人的记忆中,工人文化宫,曾是厦门的城市地标,是这座城市的政治集会、文体艺术和休闲娱乐中心。1974年,这张批复,比改革开放早了四年,给厦门的工人文艺舞台送来春天。

厦门市工人文化宫原主任,钱学予:一个广场,文化宫一个广场,再一座楼房,我们是五层的一座楼房,再一个电影院,再一个篮球场,最后一个图书馆,就“五个一”。文化宫的收入主要靠电影院,放的电影真是一票难求,我记得最清楚,《三笑》。

当时的杏林工业区是厦门工人的聚集地,杏林工人文化宫宣传队的演出,给工人们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。

杏林工人文化宫原工作人员,施昆福:最后演得大家都上瘾了,说不过瘾,后来就排了《长征组歌》。(唱)红旗飘,军号响,子弟兵,别故乡。

20世纪80年代,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脚步,一股文艺思潮以文化宫为中心在厦门蔓延。

厦门市工人文化宫原话剧社负责人,陆以诺:办了三期的话剧演员培训班,两个月的无实物表演训练,两个月台词训练,两个月的形体训练,第四季度,我们会留下一段时间排一部戏。

从此,《骄杨》、《于无声处》、《报春花》、《被控告的人》等,一部部歌剧、话剧将厦门的文艺创作推向高潮。在那个物质匮乏,人们却心怀向往的年代,这一座文化的宫殿,宛如一颗火种,点亮了一个个冰冷的工厂,一个个漆黑的夜晚,还有一颗颗满怀激情的心。进入90年代,在市场化大潮中,文化宫由政府拨款改为自负盈亏。

厦门市工人文化宫原主任,陈健:我们是坐在金山上面叫穷,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的露天的篮球场,引进资金,做成了室内体育馆。

于是,乒乓球、台球、武术、健身等时尚运动项目纷纷投入运营,这就是在厦门风靡了一个时代的“蓝领俱乐部”。而在今天,文化宫拥有了全新的场馆;创作的大型南音交响《陈三五娘》在国家大剧院上演,并传遍五洲四海;每年一度的《职工春晚》为职工搭建了一个展示风采的梦想舞台。

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原会长,陈耕:是一种文明艺术素养的培育和养成。

厦门市工人文化宫原主任,陈健:像一条历史的河流潺潺地流过城市的城墙楼边。

这一座文化的宫殿,述说着一个个故事,经历过一世世人生;这一座文化的宫殿,书写了一段段历史,见证了一个个时代;这一座文化的宫殿,抚慰了多少心灵,滋润了多少梦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