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,四十年来,厦门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敢闯敢试,锐意进取,从一座滨海小城,发展为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。奋进四十年,展望新征程,我们栏目从今天起开始推出系列报道《厦门 向未来》,一同带您来看这座城市四十载沧桑巨变,展望未来发展蓝图。系列的开篇,我们先从市民百姓的交通出行说起,从最早岛内外只靠着一座海堤连通,到如今海陆空铁立体交通四通八达,四十年来,一个个工程穿山越海,厦门正朝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不断迈进。

记者王玉琨:在大部分人的概念里,厦门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岛,但它早已突破岛屿这个地理名词带来的空间束缚,跨越山海变得很简单。以前进出厦门岛,走的是“四桥一隧”,今年6月17日,一条新的隧道进入了我的生活。

记者 王玉琨:海沧隧道,历时五年建成,但通过它,只要五分钟。隧道全长7.1公里,其中海域段长达2.8公里,工程最低点位于海平面以下79米多,这个深度,相当于一个26层高的大楼了。其实在中国大陆,只有三条海底公路隧道,在厦门就有两条,走,我们进去看看。

记者王玉琨:厦门西向进出岛公路交通走海沧大桥,这个状况持续了22年,海沧隧道的投用,让我们多了一个选择。其实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,厦门岛内外的融合也在不停加快,(利用隧道两侧墙壁做包装)1991年12月,厦门大桥正式通车;1999年12月,海沧大桥通车;2008年7月,包含brt专用道在内,双向8车道的集美大桥建成投用;2008年8月,杏林大桥公路桥部分建成通车;2010年4月,翔安隧道建成通车,再加上今年6月投用的海沧隧道,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市目前进出岛“四桥两隧”的格局,这些桥隧,不仅仅便捷了岛内外的交通,更是连接岛内外的经济纽带,助推厦门全域的发展。

记者王玉琨:继第二西通道——海沧隧道之后,厦门的发展之路还在拓宽,明年下半年,第二东通道也将主体建成,它就是翔安大桥。翔安大桥,将采用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建设,全长12.3公里,桥宽达到了37米,双向可以设置8个车道,宽敞。(包装厦门地图画出两环八射示意图)翔安大桥建成之后,我市规划的“两环八射”快速路网中的内环就全部建成了,这个环,将本岛与岛外各区的串联起来,圈出了一个更紧密的生活空间。以前的厦门,像一个拳头,现在的她“伸拳成掌”,用更开阔的姿态,提速岛内外的均衡发展。当然,在这手掌之下,还有着城市发展的丝丝脉络,那就是轨道交通。

记者 王玉琨:厦门的轨道脉络,还在发展之中,这里是地铁4号线的2号铺轨基地,每天会有100多米的轨道,从这里延伸,通往翔安方向。目前我市在建的轨道交通线路,有4号线、6号线,而根据规划,远期一共会建成10条轨道交通汇聚成的地铁网,总运营里程达到411公里,我们的生活也将伴随这些飞驰的列车,再次提速。

记者 王玉琨:丝丝脉络的汇聚,其中一支来到交通引擎——厦门北站,福厦铁路正是从这里开出的,投用十一年,福厦铁路已经跻身全国最忙碌的城际铁路之一,列车频次十分稠密,福州到厦门之间,每日的班次达到140次,最快5分钟就会发出一班,上座率也常常达到100%,扩充运力迫在眉睫。今年10月,新建厦门北站正式开工,它与厦门北站肩并肩建设,将共同承载厦门成长的新速度。总建筑面积21.3万平方米的新建厦门北站,车场规模为7台15线,新建厦门北站所连接的福厦高铁,将在2023年建成投用,这条高铁是我国首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跨海高铁,有了它,将会实现厦门、福州的一小时生活圈。

记者 王玉琨:新的航空枢纽也在建设中,厦门新机场的定位,是区域枢纽机场、重要门户机场、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航空口岸。未来,在这里将有两条宽45米的远距跑道,长度都超过3500米,同时配备196个机位的站坪,航站楼的建筑面积,达到55万平方米,一期工程的年旅客吞吐量,为4500万人次。2025年,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大气的机场,飞往世界各地,厦门也将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,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。